第一次去香港茶餐厅点单,竟仿佛误入 TVB 卧底接头现场?
第一次去香港茶餐厅
点餐就像意外进入TVB卧底会议
“一顿饭全是白肉,颜色多得吓人,再加上满头大汗的古天乐”
就连广州人,脸上也挂着问号……
相信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对茶餐厅有着一种神秘的喜爱,一杯丝袜奶茶、一盘叉烧饭,几乎就是广东人日常的写照。
广州约有2231家港式茶餐厅。这种餐厅起源于香港,融合了中西美食。由于品种丰富、上菜速度快、价格低廉,它很快成为人们喜爱的就餐地点。
受西方语言的影响,茶餐厅的菜名很多都有英文元素,在生活追求效率的香港,更发明了很多茶餐厅独有的缩写。
“一份A餐、一份煎鸡蛋、一杯加糖霜的冰柠檬茶、少一点甜、一个帅哥”就像是间谍在街头点餐的暗号。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茶餐厅行话。
一家地道的港式茶餐厅,从菜单就可以看出:碎肉、多士、捞面、香草、苏打、煎蛋、炸肉排……这些都算入门级的。
真正的“秘密语言”是英语、数学和粤语中的中国方言,当你要求服务员为你点菜时,这些方言就会从每个人的嘴里冒出来。
*“英數粤”指英文、数字、粤语
Toast其实就是吐司的音译,由此就有了“法式吐司”——浸泡在蛋液、牛奶中,再放入油中煎炸的法式吐司,又称“夏回意”
起源:关于娱乐八卦,法式吐司需要浇糖浆,粤语叫“林娇”。阿姨夏慧曾经和演员“林娇”交往过,所以就成了法式吐司的代名词。
有一颗从法式吐司里延伸出来的甜蜜炸弹,叫“漏奶华夫饼”,炼乳和黄油里埋着大量的阿华田粉,只有切开才会漏出来,名字真是形象生动。
在普通的酥皮面包上刻上格子,烘烤后形成类似菠萝的图案,因此得名菠萝包。
在香港,菠萝包一般都会配上一块牛油来吃,所以又叫凤梨包,或简称为菠萝包。
*“洛友”在粤语中也是臀部的意思
个人比较得意的是“奶油猪”,小猪包子烤好后切开,抹上牛油和炼乳,有时还会涂上蜂蜜和柠檬汁,叫柠檬蜜脆猪,可爱到让你心都融化了!
咖啡是很多上班族的命脉,在茶餐厅里经常能听到“王阿姨,给我来杯”,其实就是来杯热咖啡。
王姐就是汪明轩,因演唱一曲《热咖啡》红遍香港而得名。
除了热咖啡外,冰咖啡还有称为“冻咖啡”和“飞沙走奶”的称呼,也就是不加糖或牛奶,或简称为“素食咖啡”。
如果你想点热巧克力,你可以说“大汗淋漓的古天乐”,阿华田就叫“浪子回头”,好立克就叫“很黑”。
深受全球人民喜爱的港式奶茶,自然也有自己的代号,冰奶茶直接就叫“冷茶”,热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杯热茶。
还有一种叫“查措”的奶茶,用炼乳代替奶茶中的糖和淡奶,使奶茶的口感更加醇厚。
如果要加冰,可以说“爆雪”,如果不要冰,可以说“飞冰”,如果要加糖和牛奶,可以说“多田多乃”,这是一种非常好的谐音双关语。
茶通常直接表示为T,柠檬表示为O,因此柠檬茶是OT,柠檬可乐是O6,柠檬七喜是O7。
如果是热饮,一般会在前面加“2”,和粤语里的“热”发音相同。如果是冰饮,则会加“C”,代表冷。这个缩写真是天才。
除了饮料,点菜也是一门学问,不仅有A、B、C、D所指的各种常见菜品,还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名词。
叉烧可以说是港式烧腊的经典,香港茶餐厅则称叉烧饭为“印度人”,据说这是因为当时大部分服务员都是印度人,“阿查”与“阿茶”同音。
吃叉烧饭怎么能少了煎蛋呢?在粤语中,蛋是“春天”的意思。单面煎的鸡蛋叫“生春”,双面煎的鸡蛋叫“翻春”。如果你想吃两个鸡蛋,可以说“自春”。
你绝对想不到“Beat It”其实是蛋炒饭!其实,做炒饭之前,需要先把鸡蛋打散,然后炒至冒泡后再开始炒,因此得名。
如果看到“肉末”,则表示这道菜是用肉末做成的。大多数菜都会有切碎的葱或香菜。如果你不喜欢,可以告诉服务员“去绿色”。
如果想把面条或米饭的量增加一倍,可以说“加底料”,如果想让汤汁和酱汁更多,可以说“加色”,否则就叫“减底料”或“掉色”。
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,比如“帅哥”指的是白米饭,据说是因为其如年轻小伙子般洁白嫩滑;白粥则被称为“美少女”,因其如女神般水润无瑕。
皮蛋瘦肉粥叫夏火,馄饨面叫细蓉,红牛是Ribena加草莓冰淇淋,颜色是柠檬水。
今天我们探寻的只是“茶餐厅术语”的冰山一角,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菜名、点菜技巧都有特定的术语。
这种有趣的点餐语言,让香港本地茶餐厅的运作速度加快了不少,稍有拖延就可能惹怒老板的脾气。
港式茶餐厅传入广东后,“暗语”已很少听到,更多的是刻在冰冷的墙壁上,供网红拍照打卡,街头的人情味已荡然无存。
*打包带走称为“散步”
你还知道其他有趣的茶馆术语吗?在评论区分享,让其他人了解更多。
责任编辑:漂亮真真子
摄影丨乌托邦
设计丨千果小香